让马斯克都焦虑的事,李书福用几百亿能解决吗?

admin 2021年11月9日00:00:00京牌出租评论278阅读模式

企信京牌6年间为数万车主提供北京车牌托管,租赁京牌,请拨打:18532672073(微信同步)

电动转型难,捷克拒绝欧盟2035年内燃机汽车禁令

来源:网络

当车企们深陷“芯片荒”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另一边因为电池供应缺口不断扩大可能出现的恐慌也在同时上演。

根据全球新兴能源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的预测,到2023年,全球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千兆瓦时(GWH),而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千兆瓦时(GWH),缺口约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

“电动车的核心一定是电池。”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在2019年透露,彼时,车企们和宁德时代合作的方式是,“董事长到他们那排队去要电池”。

如今随着各家电动车持续提升,车企齐齐提前卡位排兵布阵。

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成为常规操作。9月8日,根据韩国《电子新闻》报道,小鹏汽车将电池供应链再次“分流”,引入新的动力电池供应商SK Innovation,后者将为其提供80%镍含量的高镍三元锂电池。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75.5%的动力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24.5%由亿纬锂能供应。

与此同时,从特斯拉、通用、比亚迪、广汽、到吉利,车企们都相继投身电池制造与核心技术研发领域试图抢夺控制权。作为“自主一哥”,从2011年开始,吉利就为电池供应链奔波,收购、自研、合资、建厂忙个不停。

目前吉利的电池布局已经涉及原材料、电芯、模组、电池包等方面。仅是今年3月的动力电池项目,投资金额就达到300亿元。

靠买技术能救“命”吗?

当车企们开始将触角伸向电池,动力电池供应商们把“技术秘方”盯得更紧了。

“技术是保密的,你学不到,也不给你机会发光发热”,在LG工作多年的杨昭对此深有体会。自己所在的南京公司里,韩方派驻了大量的员工,核心技术工作由韩国人亲自上手完成,或是在韩国当地研发完成后,再将带回中国。“中国员工能接触到的就是流水线,维护产线运转。”

来源:LG化学微信公号

对于车企来说,破局的方式之一就在于“买买买”。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政策要求获得补贴的必须采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的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在工信部接连公布的四批动力电池“白名单”中,LG、三星等韩系电池均未上榜,导致采用韩系电池的新能源产品不得不切换为本土电池供应商。

彼时,在全球范围内,通用、大众、沃尔沃等车企几乎都是和韩国电池供应商合作。为了解决沃尔沃在华的动力电池切换问题,吉利开始了一系列操作。

早在2013年,吉利就开始布局电池研发,先是当年以2600万元的注册资本成立威睿电动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又在之后的两年里,通过间接控股山东衡远和浙江衡远两家动力电池公司,开展电池电芯的开发、制造业务。

2017年4月,吉利宣布与LG化学签约,并全资收购LG南京工厂所有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双方还确立,后续将由LG帮助吉利集团旗下高端品牌(含沃尔沃)继续升级电池技术。

收购后不久,吉利把该工厂的生产设备拆迁至浙江金华的衡远电池基地。据媒体报道,“最多时超过百名LG工程师帮助衡远调试生产线,以达到LG的品质标准”。

杨昭记得,当时衡远的电池材料和极片都是从韩国LG空运而来,“据说那次合作吉利拿到了从电芯到PACK的全部技术使用权”。衡远内部的期望值也被随之拉高,“曾有人称这条生产线有2000多个专利,中国最牛的电池制造技术现在是吉利衡远。”

来源:衡远官方微信号

不过在杨昭看来,使用权和所有权不一样,再加上对方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迭代,对于车企来说,“买技术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这些举动能看出吉利自研电池的野心不小”,业内人士王晨宇认为,电池研发的高技术壁垒,技术路线选择需要承担的较大风险,以及巨额的研发成本和时间等,都意味着企业要面临诸多的风险和问题,“研究出来能否实现商业化也是一大难题。”

据NE时代数据显示,从2021年前7个月吉利电池装机量来看,吉利共有9大电池企业配套商,仍多倚重外采。其中,装机量占比最高的是宁德时代,占比超60%;中航锂电装机量排名第二,占比16.7%。相比之下,吉利旗下的衡远装机量占比仅为3.56%。

来源:NE时代

绑定头部稳定货源,有备无患

纵观特斯拉的财报,从2018年起,电池供应就成为限制特斯拉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度成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心病。在今年1月的财报电话会上,他直言电池供应已经成为“目前电动汽车普及的障碍”。

一位在宁德时代负责销售员工曾向未来汽车日报透露,因为电池紧缺价格上涨,“如果主机厂不够财大气粗,电池都买不到了”。

今年以来,车企们纷纷豪掷千金,只为增强自研电池的技术实力和步伐。

4月28日,福特宣布成立全球电池创新中心,并投资1.85亿美元用于建设实验室。2021年6月,保时捷官宣投资数千万欧元,联合一家德国电池制造商组建新合资企业,专注于开发和生产电动跑车专用的高性能电池。

“为提升品牌竞争力,吉利和别的主机厂一样,都在瞄准头部电池公司。”王晨宇表示。除此之外,建立合资公司,也成为车企们保障电池供应稳定的新方法。

2018年和2019年,吉利旗下子公司先后与宁德时代、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其中,时代吉利于2020年8月投资80亿元在四川宜宾建设动力项目,对应产能测算约25GWh。吉利与LG的合资公司规划2021年生产能力达到10GWh,产品将从2022年起供应给吉利的电动汽车。

来源:吉利官方

今年以来,吉利更是加快了旗下电池产业的布局节奏,“投公司、投工厂”两手抓。

今年5月到7月,吉利旗下公司接连与孚能科技、欣旺达成立合资公司。“优先采购”、“每年采购量不低于需求量的80%”的字眼在两份公告中均有出现。

产能方面,吉利表示,合资公司成立后将根据孚能科技的产能需求逐步投资建设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其中2021年开工建设年产能不少于20Gwh的产线(含双方在赣州市投资建设的年产12GWh动力电池项目)。

除此之外,今年3月,吉利科技集团与赣州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吉利科技集团将在赣州经开区投资300亿元,分期建设42GWh动力电池项目。

来源:吉利官方

不过如今这些电池工厂产能的规划远超吉利的销量。今年1-6月,在新能源领域,几何A、几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累计销量30071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占比不足5%(约为4.8%)。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提前布局,有备无患,得以实现两个蓝色吉利计划”。2021年初,吉利又推出两个新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吉利计划将混合动力汽车比例提升至90%,以及发力纯电动智能汽车。

此外,在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会上,吉利也宣布了其5年计划:到2025年,吉利的目标是市场占有率稳居中国品牌第一,销量达到365万辆(含极氪汽车),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占比超过30%。

“建电池厂不一定自己用,还可以供货给别家,就像特斯拉的计划一样。”在吉利工作多年的王蒙向未来汽车日报分析,吉利是在合并电动车的全产业链,做代工厂相当有优势,“之前吉利和富士康合作也是这个思路”。

另外,在他看来,靠电池故事吉利也能提高估值,“简单说就是三个词:故事、风口、资源。”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马勒公司开发新型浸入式电池冷却系统 加快电动汽车充电速度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11月9日00:00: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jingpaichuzu.com/archives/1904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