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信京牌6年间为数万车主提供北京车牌托管,租赁京牌,请拨打:18532672073(微信同步)
海南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分析:比亚迪V3最为热门,广西汽车居榜首
好戏刚开场。
来源:pixabay
编者按
2020年,股票集体上演疯狂飙涨,蔚来市值年涨幅超过12倍、特斯拉更是站上全球车企市值之巅。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片火热,引发各地政府极大投资热情。上海、合肥、南京等城市“抢项目”、“抢人才”,一场关于“新能源之都”的角逐悄然开场。本篇为《谁才是“新能源之都”》系列报道完结篇。
20年前,为了争夺“东方底特律”的称号,长春、重庆等汽车老城不惜举全城之力抡锤造车。然而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地方汽车产业大而不强,无法承载汽车强国的梦想。如今浪潮来袭,各地重启造车大业,试图在新能源领域跑马圈地,打造更大的版图。
于是,多地涌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之配套的新能源汽车工厂、电池生产基地及自动驾驶示范区等扎堆落地。人们不再执拗于“东方底特律”,而是为了成为“新能源之都”,掀起一轮新狂潮。
上海、合肥、深圳、柳州等城市闻风而动,毅然投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造车浪潮中。过去几年间,有超过百家新能源车企成立,这些新势力车企的背后,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土地和资金支持。
从2009年“十城千辆”开始,中国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历经10余年发展,市场已经完成了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换。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到13%。提前完成2025年20%的渗透率目标,将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无疑是换道超车的关键机遇,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新能源造车浪潮,已逐渐吹遍每个角落。
造车老兵的翻身仗
来自新四化的风,率先吹醒了长春、武汉、上海等老牌汽车工业城市。论地位,这些城市几乎奠定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论产业链完整度,这些城市都具备从零打造一辆汽车的实力。在极具颠覆式创新的电动化浪潮下,如何利用好产业基础,是这些老兵共同面临的难题。
长春在这场变革中率先感受到冷遇。即便坐拥“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多年来“电动车投资难过山海关”的魔咒始终挥之不去。由于气候问题,当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存在天然劣势,叠加地理位置偏远等因素,长春的新能源转型之路步履维艰。
来源:长春发布官方微博
好消息是,比亚迪和奥迪一汽已经相继在长春落子,比亚迪宣布在长春投建电池工厂,这是其首次将电池工厂建在东北地区。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项目将引入PPE平台,该平台为奥迪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高端纯电动车平台。
相比长春,武汉则尽享地理优势。作为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每年有超过两百万辆新车从武汉发往全国各地,除了东风集团大本营,武汉还吸引了上汽通用、比亚迪、吉利等大半个汽车圈的车企驻扎。
为了吸引优质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武汉使尽浑身解数。此前一度传出小米汽车落户武汉的绯闻;为了吸引小鹏汽车,武汉还为小鹏一路开绿灯,最终小鹏汽车将年产10万辆的整车及动力总成项目落户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
不断拉拢新势力车企的背后,武汉难掩起大早赶晚集的尴尬。作为汽车重镇,武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不发达,甚至有些落后。其最大的汽车企业东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乏善可陈。眼下,东风全力打造的岚图汽车正成为武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新希望。
上海在造车老炮的阵营里,可以说是转型最为成功、且势能最大的城市。尤其在引进特斯拉之后,产业优势叠加人才池优势,让上海成为新造车企业的首选之地。
目前理想、威马以及集度等车企,均将上海作为研发大本营。与此同时,上海还云集了、芯片以及无人驾驶等一批科技研发公司,有人甚至将这里看作是中国汽车业的硅谷。上海这座超一线的国际都市,在“新能源之都”的角逐中已牢牢占据第一梯队的位置。
“打新”OR“捡漏”?
合肥和南京作为紧紧相邻的两座省会城市,同样笃定发展新能源的思路,然而双方在押注不同的砝码后,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合肥接手蔚来汽车一直被称为“神来之笔”。2020年4月,蔚来汽车深陷泥潭之际,合肥携国投创新、安徽高新产投等向蔚来中国实体投资70亿元,如今蔚来的市值接近650亿美元,合肥赚得盆满钵满。
自从拥抱蔚来之后,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像开了挂。2020年11月,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合肥)有限公司落户合肥肥东经开区;一个月后,大众合肥制造基地正式开工;2021年3月,吉利与安徽省签订协议,共同推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
蔚来合肥工厂 来源:蔚来官方
“最牛风投机构”名号逐渐坐实,合肥这片曾经被燃油车产业侵染的土地,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与合肥相比,南京则多少差了一些运气。此前重点引进的拜腾汽车,在烧光84亿元之后量产车却迟迟不见踪影,后期与富士康合作也没能掀起多大浪花,同样扎根于南京的博郡汽车也因经营困难被清算,南京的造车梦被蒙上一层阴影。
事实上,不止南京,放眼整个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很难网住大鱼。除了省会南京,江苏的南通如皋引入赛麟、苏州引入前途和奇点、敏安新能源落户淮安等,在江苏省内注册的造车新势力超过了15家。然而这些企业的声量并不大,甚至多数已经夭折。
似乎从江淮给蔚来代工得到了启发,江苏的企业也开始盘点手中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位于盐城的东风悦达起亚第一工厂,租赁给新造车企业华人运通,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
眼下,新造车运动进入2.0时代,城市都在积极“打新”,留给江苏“寻找下一个特斯拉”的机会不多了。
大湾区的扛旗者
无论是产业优势还是气候温度,南方地区有着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天然优势,深圳和广州便尽享其利。两地同为大湾区的强一线都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都有着不错的产业基础。
广州工业土地资源丰富,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各区工业产业区块内应以工业用地为主,面积不少于产业区块总面积的55%。为了吸引汽车相关人才,广州甚至开始打造大型社区,从住宅到产业配套一应俱全,全方位支持汽车工业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电子产业聚集地,广州也拥有采购汽车电子元器件的地理优势。目前电子方面的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总成本超过了50%,广州坐拥地利之便,生产智能电动车的成本更低。或也因此,一直标榜“智能”标签的小鹏汽车,才会把总部落在广州。
来源:Pixabay
除了广汽蔚来、宝能汽车以及小鹏汽车等新势力,广州还吸引了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科技公司。2021年3月,现代汽车集团广州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销售基地正式动工,这是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
距离广州一百公里外的深圳,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数据是最直接的证明,2021年9月,深圳市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占比达到46.26%。相比之下,上海为43.39%,北京和广州分别为33.70%和32.97%。深圳成为北上广深中,新能源车渗透率最高的城市。
为了推广智能汽车,深圳还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智能网联汽车经登记取得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后,可上特区道路行驶。这也吸引了大批自动驾驶领域创业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深圳目前有1140多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占全国22%。
与此同时,科技氛围浓厚的深圳,也催生出华为、中兴、腾讯、大疆、Auto X等科技公司组成的完整的智能电动车的全新“供应链”,囊括了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智能座舱、人工智能、激光雷达、车规级芯片等各个细分产业。
一边是广州,一边是深圳,两座城市逐渐树立起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旗帜。
造车“软实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互联网基因赋予汽车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成为杭州和成都等后来者,向上海、广州等汽车老城发起挑战的底牌。
成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由来已久,早在1998年,时任英特尔公司总裁的贝瑞特对这座遥远的中国西南城市赞不绝口。五年后,英特尔选择将中国西部首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封装测试工厂落户成都。随后,戴尔、联想等大型科技企业也陆续入驻,成都科技产业的优势逐渐成形。
和其它城市注重生产制造不同,成都凭借浓厚的互联网科技氛围,开始在车联网领域奋起直追。2019年,成都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三年为初步阶段,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培养1-2家“独角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千亿量级。
来源:Pixabay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成都市的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2亿元,该研究院预计2021-2026年,成都车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从45亿元增长至156亿元。
不少车企相继将研发中心设在成都。2020年7月,威马汽车宣布全球研发中心将正式落户成都。2021年10月18日,高合汽车宣布将西部软件研发基地落户成都。两天后,一汽-大众数字化研发中心也来到成都,将主要从事汽车智能网联及营销数字化业务研发。
如果说成都凭借互联网优势在新能源之都角逐中占得一席之地,那么杭州则是把互联网文化发挥到极致。阿里巴巴无疑是杭州互联网的烫金名片,从数字经济占比来看,2020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290亿元,增长13.3%,占GDP比重达26.6%。
也正是因为背靠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企业,杭州积累了大批智能网联人才,也为主打智能网联的智能电动车产业提供了人才储备,不少本土车企甚至有上海、广州等地的猎头跨省到杭州挖人。
除此之外,杭州在生产制造方面也有不小的产业优势。东部的钱塘新区坐拥吉利、长安福特与广汽三家整车企业及56家零部件企业,南部的萧山区则聚集了万向、亚太电机等零部件制造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北部则是整车企业比亚迪、长江汽车的驻扎地,以智联网汽车技术研发、测试为重点的未来科技城也安营于此。
成都和杭州在汽车圈的地位虽然不如长春、武汉等汽车老城,但其独特的互联网魅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智能汽车相关企业入驻。
微电渗透的范本
在一众角逐新能源之都的超一线、一线以及二线城市中,柳州作为三线城市开始异军突起。2021年1-9月,柳州纯电动乘用车渗透率达到31.6%,成为国内电动车普及率最高的城市。目前柳州每100辆出行车辆中,就有23辆是新能源汽车。
柳州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一汽柳特等多家整车企业,还聚集了数十家零部件企业,不仅有上海卡耐新能源、鹏辉能源落地柳州投产,合肥国轩高科在柳州新建了5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宁波双林新建了12万套/年新能源电机产线,五菱柳机电机产线也已经竣工投产。以2020年五菱宝骏新能源产品销量估算,仅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销售额的估值便接近100亿,如果再加上上下游企业,配套总额或超过200亿元。
新能源车在柳州初获成功,柳州的推广举措被业内誉为“柳州模式”。究其根本,在于政企联动的机制。当地政府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打造了“十分钟充电圈”的用车生态,目前柳州累计建成各类充电设施2.8万个、充电站点1330个,充电设施数量和密度甚至超过了加油站。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新能源车在柳州轻松实现了停车自由,也是推广的关键。柳州的新能源汽车可在公交专用道行驶,同时还享受专用的小型停车位,大大节省了通勤时间和找车位的时间。柳州模式似乎已经成为二三线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范本,为了复制柳州的成功,不少地方政府人员不辞劳苦来此取经。
柳州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火热,但也不乏质疑之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被微型电动车垄断,宝骏E100、宝骏E200、宏光MINIEV等热销车型,很难承担冲击高端的重任。柳州的城市规模、地位,也很难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竞争,拼抢优质项目。
不过,对于柳州来说,他们并不关心竞逐新能源之都的热门城市是如何发展的。相比之下,柳州更愿意探索三四线城市的新能源发展模式。为人民造车,完成电动化普及才是更重要的事。
10月全球动力电池榜:国轩高科首超中创新航 亿纬锂能首上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