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的ETC,银行的独角戏

admin 2020年6月3日00:00:00摇号政策评论292阅读模式

企信京牌6年间为数万车主提供北京车牌托管,租赁京牌,请拨打:18532672073(微信同步)

  截至到今年3月份的时候,全国ETC用户总量还只有8072万,仅占到全国汽车总保有量的43%。如果从1996年开始在国内展开ETC试验算起,过去13年完成了从0到8000万的用户积累,可仅仅在2019年,就将出现1个亿的新增用户。

  ETC所整合的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可以划分为读取器、eTag制造、照相设备、网路、电力及软件和服务等多个环节。ETC加速普及的时间表出炉后,诸如金溢科技、千方技术、中远海科等概念股普涨,已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进入6月下旬以后,网上便悄然流传起这样的文章,“为什么推荐你到XX行装ETC”,从六大行到大大小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几乎所有的主语都能适用。以至于流行起了各种出自段子手的文案:“眼看着爱人经过ETC专属车道扬长而去,他却还在人工窗口排队领卡流泪哭泣,一次错过再见已是路人”

  除了线上刷屏式的营销,线下推广同样不遗余力。线下网点原本推荐理财产品的宣传看板,已然被ETC业务取代,不少银行给工作人员下指标到写字楼、住宅区等摆摊地推,在ETC设备免费、折扣优惠以外,诸如免费洗车、加油卡、物业费等附加权益也成了吸引客户的“羊毛”,重视程度不亚于揽储及银行理财产品。

  比如相关方案中明确指出:为了拓宽ETC发行服务渠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等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允许ETC绑定既有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支持商业银行推广发行加载交通行业应用的联名卡,推广移动支付应用。

  银行自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有车一族属于典型的优质客户,银行可以通过ETC绑卡的入口,逐步将客户扩展到信用卡、理财、保险、贷款等高价值业务,对银行的零售业务不失为一种利好。

  不只是银行,支付宝、微信、银联等也在积极布局,比如银联上线了ETC记账卡线上申请和绑定扣款服务,支付宝和微信也上线了ETC申请的功能,毕竟当ETC的用户体量崛起后,注定会从高速收费向其他场景延伸。

  另一方面,有关ETC的宣传多半集中在通行效率上,仅仅是取消省界收费站就足以为车主节省至少10分钟的时间。然而长途高速毕竟是一个低频行为,何况ETC只是节约了上高速时的排队问题,并未彻底解决车流量过大造成的拥堵问题。

  究其根本,ETC的场景仍有些鸡肋,也是十余年中普及率居低不上的诱因,倘若没有政策性引导,不难断言其历史使命的结束。

  国内被讨论最多的应对之策,无非是借鉴新加坡成熟的管理服务经验,构建起中国特色的ETC生态圈,比如推广ETC无人停车场、ETC加油站等等,在联网收费业务外打通停车增值业务,进而让安装ETC的车辆实现上得了高速、下得了停车场、进得了商圈、回得了家园的全场景覆盖。

  ETC在本质上还是支付工具,何况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本就存在利益上的冲突。在百度、阿里、腾讯等描绘智能城市或智能汽车的场景时,围绕移动支付相关的应用时常出现,类如用移动支付扫码加油、不下车购物等等,可谓与ETC的构想不谋而合。至少从用户的视角看,移动支付在汽车相关场景里的应用已经在逐步落地,而ETC相关的支付场景还是一张饼。

  早在2018年的时候,支付宝就在河南高速试点了ITC车牌付,即用户将车牌号与支付宝账号绑定后,车牌号变成了付款码。相比于需要安装特定设备的ETC,无感支付的优势在于便捷性,不足则在于车牌号识别的精准度及一些法律法规问题。考虑到车牌识别在停车场里的普及性,加上移动支付连同部分银行都在推广无感支付,无疑将是ETC建立生态圈的劲敌之一。

  在这场ETC客源抢夺战中不乏微信和支付宝的身影,所扮演的角色又过于边缘化,只是提供了ETC申请和充值的入口,还很难谈及对整个产业链的渗透。互联网玩家的缺席,无疑正是ETC存在不确定性的原因。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ETC在支付方式上没有和信用卡深度捆绑,及时与移动支付平台融合;没有在充值方式上过于保守,而是积极推广联网云充值服务;没有在场景扩展上画地为牢,推动车辆预装等模式,覆盖率恐怕不会只有几千万的规模。

  目前的ETC设备主要以单独的模块存在,既面临太阳能供电的短板,也存在安装美观性上的弊病,即便已经出现了与行车记录仪、GPS等整合的“智能设备”,但在银行给出的“免费午餐”中,廉价的传统ETC设备占了绝对比重,想要驱动硬件上的创新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同于互联网行业一家独大的局面,ETC产业链缺少巨头级玩家。银行的“短视”对ETC生态圈的构建绝非是一个好消息,为了完成信用卡销售的KPI,银行的补贴集中在用户层面,却选择性忽视了B端的补贴。在连接C段用户的同时,ETC的生态圈还需要在停车场等B端场景发力。

  ETC仍是当前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所谓的“先进”就是ETC电子标签的唯一性原则。对于相关领域的玩家来说,还需要刷新数据应用的意识,比如基于唯一性原则实时追踪车辆的行驶轨迹,与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寻求数据上的连接。跳不出路桥收费的应用路径,才是ETC产业最危险的地方。

  有理由相信,ETC正逐渐成为新的蓝海市场,但场景单一、发行渠道单一、产品形态单一,仍是不争的事实。或许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ETC的产业形态,吸引更多互联网巨头和创业者加入,而非成为银行变相拉新的工具。

  之所以用“烫手”来形容风口下的ETC,一是上亿新增客户所引爆的前景,对于ETC上下游的任一环节都是值得兴奋的消息。然而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当用户体量逐渐庞大,如何将蛋糕持续做大,延伸ETC的生命周期,还需要细细琢磨。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6月3日00:00: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jingpaichuzu.com/archives/10895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